• 中国商贸服务业考察团赴英国等参观学习(三)
    • 信息来源: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布时间:2017-05-29
    •     谈及英国,脑海里一定会闪现出大量的词条:女皇、大英博物馆、伦敦眼、剑桥牛津、《福尔摩斯》、曼联球赛、第一次工业革命……但是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这个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绝对是让人听之心头一颤的那个。因它也催生了世界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 1956年颁布立法后,伦敦治理雾霾初见成效。此后历经几十年,政府相继出台“空气污染控制法案”、1995年《环境法》、2007年《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评价与回顾,达不到标准的地区,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在规定期限内达标。英国政府的各种空气监测信息也均向外开放,公民可援引《自由信息法》索取相关数据实施监督,主流媒体也经常监督。时至今日,有毒烟雾已从伦敦销声匿迹。2017年5月5日,英国政府再次公布新的空气清洁草案,就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提出新举措,其中包括淘汰高污染车辆和建立“清洁空气区域”等,草案将在未来的六周内接受英国各界的咨询,最终方案预计于7月底公布实施。


          英国在空气环境治理方面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除了空气治理国家立法,在英国还有一种叫council tax的市政税,是各地方政府向居民收取的居住设施服务费。以户为单位征收,征收对象为居户里的所有人。
          走在英国街头你几乎看不到垃圾清运车,完全看不到道路保洁人员,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源于这个市政税,市政税里包含了很多社会服务,比如马路清扫和垃圾清运、地方公路的整修、公共绿地和公园的维护、公共设施的保养和维修等等,这一点和中国类似,地方政府也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完成这些社会服务工作,这也意味着英国的清洁行业全部市场化。
          目前英国实施严格的家庭垃圾分类政策,政府分发垃圾桶,每家一套,不同颜色的桶用来装不同的垃圾。


          英国以中小型清洁企业居多,大部分清洁公司的服务能力有限,企业多以选择小范围地区覆盖性服务或提供特定清洁服务等方式。比较大型的清洁企业多为综合性服务企业,除主动进行市场开发,还参与国际展会或者行业组织的一些商业推广。大小企业服务分工明确,市场相对平衡。
          服务外包的合作模式相对稳定,从甲方市场来看,由于可能出现损坏索赔、责任划分等法律纠纷,都比较希望选择稳定而长期的合作方式;清洁企业本身考量人工成本、机器设备等公司运营问题,也偏向签订长期合同。
          得益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关系,英国雨天比较多,加之海风的作用,建筑物及道路的清洁度比较高,市政清洁工作较之国内则多以垃圾收集运输为主,道路保洁和外墙清洗工作量相对降低。
          从事清洁工作的人员大多以兼职为主,全职专业人员为辅。在英国,国家没有统一的清洁培训体系,大部分准备进入职位的无经验者,都先在英国清洁协会(British Cleaning Concil)进行统一培训,取证后上岗。
          随着现代化设施的普及推广,市场对于清洁设备需求日益增多,除小型设备、高频使用设备基本自行购买外,大部分清洁公司以租赁形式使用清洁设备。因国家政策导向,英国政府非常支持中小企业甚至个人创业,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引进机器设备。 
          伦敦空气治理经验表明,污染并非获得财富的必然副产品,严苛的环境政策出台并不会导致经济恶化、收入减少,工业企业自行承担排污造成的社会成本,才是环境治理的根本;从源头上分类投放垃圾,从而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出路;无极限节约成本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反而会降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规避恶意竞争,培养一个良好的市场生态圈,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最终才能真正实现环境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