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原:基于酒店文旅新空间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开发
    • 信息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3-10-19


    •  
      本文作者/四川大学教授李原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文明悠久而灿烂内容中留给我们的一道闪亮的星光,连接着我们与祖先之间的血脉气息,是我们遥想先人们生活样态的基点与线索,更是我们未来美好生活创造的台阶。
       
      2023年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要求“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的规律特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酒店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酒店业已承担并发挥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引导者、美好生活的参与者、幸福人生的共行者的职责与任务,因此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将非遗文化以艺术、专业而时尚形式引入酒店之中,打造酒店文旅新空间是酒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生活方式酒店创建的一种有效途径。
       

       
      酒店文旅新空间的概念
      酒店是以建筑为凭借,在空间中完成功能服务和情感传递的行业,酒店空间调性与体验丰度凝结起酒店与消费者之间丰满而温暖的情感关系,决定着消费者对酒店的依附与归属程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情绪关系:酒店空间功能的完善程度、安全程度、舒适程度、方便程度刺激消费者情绪走向,满意的产品产生满意的情绪,对酒店产品的认同形成消费者对酒店的空间依存。
       
       
       
      第二、情趣关系:酒店空间美学品位、动态服务趣味决定着消费者对酒店由满意到喜爱,由认同到欣赏的消费感受升级。趣味主义是一种生活态度,将酒店功能空间转化为一种社交空间,形成情趣价值,由此界定和划分出不同的身份识别与消费社群,培养起消费者对酒店的空间依赖。
       
       
       
      第三、情感关系:犹如阿达姆·卡尤索所说的那样,酒店空间能量是指酒店“建筑的物理现场直接具有的情感效力”。这种力量基于自身生活理念所形成的产品生活方式样态,在酒店空间中营造出犹如小说、电影、电视中常常出现的舞台场景和浪漫氛围,让消费者身处其中得以忘却日常生活环境,进而投射自我,在寄情中得到心理慰藉与体验满足。空间是消费活动的场地,而舞台则以情感展示为主题,酒店能量所塑型的“空间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牢固的建立起消费者对酒店的空间依恋。
       
       
       
      酒店文旅新空间便是适应消费迭代升级,基于情绪、情趣、情感关系建立而开展的一种“空间革命”,是酒店产品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积极尝试。
       
       
       
      所谓酒店文旅新空间是指酒店以消费者美好体验获得感为目的,以酒店+-的方法,将某种文化元素引入酒店,通过创意开发,形成独特的体验式产品,展现某种生活方式内容,从而达到丰富和强化酒店情感价值,构建“舞台”般感染力的一种空间产品建设方法。
       
       
       
      酒店文旅新空间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与文化产品,从而激发文化兴趣,实现文化体验,达成文化享受的重要平台,是构建空间依存、空间依赖、空间依恋的有效节点。非遗文化、演艺产品、工艺制作、中医康养、武术健身、烹饪技艺等项目十分契合酒店服务特性,是形成高体验感产品的上佳内容。
       
       
       
      酒店非遗产品传承与开发的特点
      非遗文化是人类几千年生活智慧与生产技能累计叠加而形成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产品的实用性功能衰减,导致其市场价值、艺术价值、生产价值的降低,逐渐远离开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因此非遗文化的保护工程包含两大阶段性重要工作,即传承与开发。
       
       
       
      传承是为了留住历史,让人类世代可以见到过去,看到来路。开发则是赋予传统新的实用价值,在现实生活中重新确立其位置,重塑传承下去的市场逻辑。
       
       
       
      与非遗学和博物馆视角更为重视非遗文化传承的“原真性”有所区别,酒店文旅新空间的非遗产品开发在非遗特色展现的基础上,更偏向于现时需求机制的建立。因此,与保护相比更强调开发,与传承相较更关注推广,宣传、普及、转化、推广,给非遗文化注入新的生存基因,打通非遗与现代消费之间的连接渠道,从而让非遗焕发出新的生命是对酒店非遗文化传承与开发的基本要求。从这一角度讲,酒店非遗文化传承与开发属于非遗文化保护系统工程中后一阶段的工作范畴
       
              
       
      非遗项目的选择原则
      非遗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能为酒店注入新的产品活力,从而为酒店塑造鲜明风格和个性特色发挥重要作用。在酒店文旅新空间开发中,非遗项目选择应采用以下原则:
       
       
       
      第一、项目在地性:目前中国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机制,各级累计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超过10万项。文化的个性来自于地域性,因此,在酒店非遗产品开发中,突出在地性原则,选择酒店所在地的非遗项目进入酒店是塑造酒店个性化风格特色,实现酒店与所在地地域文化同频,与地域形象同辐、与地域发展同振的最佳方式。
       
       
       
      第二、内容趋同性:文化消费需要文化兴趣、文化品位、文化储备、文化消费能力做支撑,而酒店文化新空间建设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美好感受与获得,因此非遗项目选择应充分重视酒店宾客的文化爱好、文化审美与文化消费习惯。认知产生兴趣,兴趣激发消费,酒店所开发的非遗产品才能对住店客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形成亮点,产生最大效益。
       
       
       
      第三、美学匹配性:美学个性是非遗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作为舞台的酒店文旅新空间必须重视舞台场景与戏剧故事的一致性,因此非遗项目自身的美学个性与酒店空间调性、服务风格的匹配度决定着非遗产品是否与酒店系统协调共生的程度,突兀、生硬、死板的非遗产品无法形成消费共情,也便失去了市场逻辑和生命力。
       
       
       
      第四、生产适合性:非遗产品开发是一种文化创意性活动,考验酒店的审美品味,检验酒店资源整合能力,衡量酒店产品转化与实现水平高低,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非遗项目进入酒店取决于酒店的审美能力,取决于酒店与非遗传承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取决于酒店调动一切资源将传统非遗转化为时尚产品的能力,取决于酒店阐释、述说与推广非遗产品的能力。
       
       
       
      第五、品牌有利性:酒店文旅新空间的建设目的就在于希望凭借文化力,达到酒店产品引发注意力,深化记忆力,培育竞争力,最终塑造品牌影响力。因此,非遗项目的选择应有利于酒店个性与特色形成,有利于产品体系的完善与品质提升,有利于消费者需求的激发与体验深化,有利于酒店经营与服务效益提高,有利于酒店市场影响力与品牌塑造,有利于地域文化传播与形象建设。
       
       
       
      非遗产品开发的关注点
      技艺是非遗文化生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技艺在主动和被动地受到各种冲击,持续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酒店非遗产品开发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创新工作。
       
       
       
      一方面在展示环节,应尽量保持非遗文化原有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与工具,以“活态”产品的形式宣传、传播非遗文化的特质,关注非遗活动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而趣味是非遗活动产品吸引力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在消费环节,器物将技艺凝固为作品,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应依据现实生活需要、审美需要和市场需要,在“物化”产品的层面关注非遗产品表现内容、材质、功能、形式、色彩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赋予非遗产品实用性、时尚性、市场性特质。喜欢带来关注,实用性强化占有欲,器象美则会令人爱不释手。
       
       
      这要求酒店文旅新空间非遗产品开发应关注:
      第一、非遗产品与现时代生活方式连接,从而弥补、提升、创新其实用性,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在《物与美》一书中说:“即便为顺应古老的生活方式而生的器物,也能通过创造性的新用法重获新生。在新生的作品面前,人们能为它们一一创造用途”。即是说,以创新的方式,赋予非遗产品新的实用功能是重塑非遗文化时代性、市场性的基础。
       
       
       
      第二、非遗产品与现时代审美连接,从而变革、提高、丰富其美学品位。传统是过去的时尚,因技术、材料、生活习惯与审美等要素的改变,传统的非遗技艺已跟不上消费的演进速度,非遗文化转化为现代时尚需要国际化视角,需要年轻的思维,需要科技的手段,因此以更恰当材料、更新颖的内容、更现代的“器象”(器象是指物质产品形制设计的艺术性与制作工艺的审美感)赋予非遗产品时尚的美学品味,将非遗这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时代的时尚文化是为非遗产品注入新的艺术生命,提升参与性、分享性、收藏性的重要途径。
       
       
       
      第三、非遗产品与酒店服务特性连接,从而给非遗文化传承一个新的空间、新的舞台、新的渠道。同时,通过非遗产品开发在酒店物理空间中注入传统基因和文化灵魂,实现酒店空间属性的转变,使酒店由物质空间变身为文化空间,由功能空间切换为体验空间,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起生活方式酒店的别样滋味。
       
       
       
      第四、非遗产品与特色商品开发连接,从而将非遗文化转化为物质产品,以特色商品的形式成为宾客“可带走、可收藏、可传递的记忆”,强化非遗体验记忆,同时也有效的延伸酒店产业链,丰富酒店收益产品内容,增强酒店综合市场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酒店文旅新空间中非遗产品开发应始终坚持的基本策略是:
       
       
       
          非遗文化、国际视野;
       
       
       
          传统工艺,时尚审美;
       
       
       
          活态体验,物化收藏
       
       
       
      意义让空间成为“舞台”,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酒店文旅新空间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式,更是酒店业适应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